每年6月,正當香港DSE學生完成考試享受放榜前一段無憂時光,英國當地高中生則仍努力應考中學生涯最重要的A-Level考試。專業海外升學顧問LINKEDU領優教育業務拓展經理鄧梓聰(Vincent)表示,香港學生雖較早完成公開試及放榜,但計劃到英國升學者仍需按英國大學聯招(UCAS)流程於截止日期前選定最多5個課程,亦應把握時間為升學路線做好準備。
7月至9月為英國大學聯招補錄階段(UCAS Clearing),亦即家長和學生口中的「叩門」階段,因大部分英國大學(包括高排名大學)會趁這個最後機會把一些尚餘學額的學科,以較原本略低的收生要求招生。「情形就好比書展最後一日,一眾書商會割價促銷,而讀者就在這『最後階段』傾盡全力爭奪心頭好一樣。」
「叩門」前確立選科意向
Vincent建議學生進入Clearing階段前(即這個6月份),應先做好選科的規劃和準備,因他過往接觸的案例中,多會遇見以下3類學生:
- 有明確升學科目意向,但不確定能否考獲心儀大學要求。這類學生雖然不確定自己的考試表現,但由於有明確選科方向,最後無論放榜結果如何,依然會朝目標學科向大學「叩門」。
- 有多個學科意願,打算透過Clearing轉科。這類學生近年較常見,主因是報名時未有確立選科方向,又或臨時想改變學科選擇,於是透過向心儀大學「叩門」,獲得轉科的取錄機會。
- 公開考試未如理想,希望以較低成績要求獲取錄。這是普遍同學常見心態,過往亦有不少成功「叩門」得手的例子,但因每年Clearing情況不同(尤其疫情後),更難預料。
Vincent認為上述情況皆顯示學生對自己在公開考試的表現缺乏信心,因此更加需要在Clearing階段來臨前先確立意向,以進一步部署應向哪一類大學「叩門」。尤其近年較多UCAS申請者傾向報讀專業學科,如物理治療師、職業治療師、電腦、法律、建築、會計等,部分科目更對國際學生設招生上限,令競爭更激烈。因此他認為學生應根據「先選科目,後選大學」的原則,先著重課程的專業認證,再按個人能力挑戰高排名大學,又或考慮高排名大學的銜接課程,以增加獲取錄機會。
如欲透過 Clearing 階段轉科的學生,Vincent亦建議最好在放榜前已作好決定,以便向心儀大學查詢尚餘學額,因他發現過往有部分學生在放榜當日依然未有明確想法,便直接向不同大學查詢最新收生要求。「這做法理論上並無不妥,但因同學獲取的資訊愈多,便愈難在短時間內整理好思緒,加上放榜的緊張心情,會容易『做錯決定』,或忽略部分學科必須有修讀『指定科目』的要求。」
延伸閱讀 :
料「收生兩極化」趨勢持續
英國大學一般不會對外公布每年Clearing收生要求,Vincent則透過數據對比過去一、兩年的收生情況,並預計「收生兩極化」情況將會持續。「個別高排名大學、高競爭學科,會出現『逆市加價』(提高收生要求)的極端情形,這多見於如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、營養師、建築、電腦、法律等學科。例如在上年度Clearing便曾有 Top 10 法律學院,將原本555的收生要求,提升至5*5*5,並表明完全不考慮不達標的申請者。我預計這情況今年會持續,並可能有更多高排名大學在Clearing開始初期已沒有學額供應。」
但他亦表明學生毋須過於灰心、因「收生兩極化」的情況亦代表部分高排名大學仍有下調收生要求的學科,常見於社會科學、商業管理、美術與設計等,學生有較大機會向心儀大學成功「叩門」。「過往曾出現某高排名大學的政治學、歷史學等社會科學學科,從555大幅降至443的『驚喜』收生要求,因此亦可留意個人選科意向會否受收生要求兩極化影響。」
延伸閱讀 :
放榜前把握時機充分準備
雖然臨近Clearing和當地放榜的日子,但Vincent強調學生應把握時間做好準備,他非常建議學生預先應考IELTS for UKVI - Academic,以防DSE英文科成績未達英國大學要求時,亦可有另一認可資歷取代。
此外,他亦推薦學生於UCAS放榜日子參加一些專業升學機構舉辦的英國大學叩門面見會(interview session)。「這類interview session一般以科目為單位,讓同學能更集中、按照自己心儀的選科方向,以在同一時段內向多間相關學科大學叩門;加上在場教育顧問的專業協助下,也能在更短時間內作出最適合的決定。」
如果家長想了解更多有關詳情,歡迎隨時向我們聯絡 或預約到我們中環辦公室進行免費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