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EDUxarcheology

考古學對香港學生來說是較冷門學科,亦曾有藝人的女兒因在英國修讀考古學而引起網民熱論。專業海外升學顧問LINKEDU領優教育業務拓展經理鄧梓聰(Vincent)表示,近年本港有M+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相繼落成,興起一陣「博物館」風潮,加上歐美各地對文化保育的重視,均令考古學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。

香港近年熱衷文化發展,Vincent亦留意到政府近十年積極提升公營博物館的硬件配套和展覽質素,「另也開始有同學關注修讀『考古學』和另一名為『博物館研究』(Museum Studies)學科的可行性,甚至考慮再進修與博物館研究相關的碩士課程。」不論考古學或博物館研究,近年這兩學科已跳出社會科學(Social Science)的框架,並融入更實用、更貼近時代的技術課堂和理論,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新出路和發展方向。

考古學四大類 絕非單純文物研究

每當談及考古學,大家常會與「文物保育」、「歷史」等字眼掛勾。然而,Vincent在對比多間考古學學科排名較前的英國大學課程內容時發現,各大學在第二、第三學年提供的選修科目有其不同和獨特之處,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大類:

歷史類:最典型的考古學課程,以歷史、社會科學層面,結合少部分科學手法,了解古希臘、古羅馬、中國、地中海、英國等地的人文、社會及經濟等發展。「當中研究的歷史年期主要是遠古史、中古史,一直至19世紀為止。經典大學代表包括Nottingham、Liverpool等。」

社科類:考古學課程也可成為混合類型,如將考古學及古歷史學,與社會學、經濟學、人類學、哲學、博物館研究等社會科學單元結合研究。「適合一些想從多角度了解歷史和考古學的同學,如Newcastle大學正是這個類別的代表。」

生物類:整個課程較多單元涉及科學,尤其是生物學、古生物學。「這派別的考古學課程著重以科學方式,例如DNA取證、分解遺骨的生物基因等,從而推斷、查證或論述某個歷史時期的人類及社會發展。代表有York這類大學,他們多以生物類課程見稱。」

數碼類:同樣會教授生物類和考古學類的課程單元,但同時主張以科技和數碼技術作為輔助,並教授相關的數碼技術。「不過現時願意『走在最前』的大學未算很多,Exeter是代表之一。」

Vincent稱,近年本港博物館風潮興起,考古學及博物館研究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。
Vincent稱,近年本港博物館風潮興起,考古學及博物館研究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。

他續稱,雖然考古學課程有明確地分門別類,但作為社會科學「大家庭」成員之一,其課程單元經常出現互相混合的情況,「所以有個別大學會提供雙學士學位課程,讓同學可同時修讀考古學與另一社會科學的學科。」

博物館研究 成考古新出路

Vincent說,他每年皆會接觸到幾名銳意到英國修讀考古學的香港學生,「當問及推動他們報讀這學科的動機,他們大都表示與自己熱衷大英博物館——這座倫敦最著名、一直以收藏世界各地珍貴文物見稱的博物館有關;也有部分同學表示因熱愛研究遠古或中古時期的歷史,並對世界四大古文明產生濃厚興趣;又或是一向有關注不同媒體關於文物出土的新聞、報紙和網絡媒體等報導,甚或平日喜歡逛博物館,這都反映同學自小已培養興趣,這亦成為推動他們選讀考古學的契機。」

Vincent補充說,他明白家長最關心修畢課程後的就業問題,尤其許多考古學同學或對前路感到迷茫,但他參考過近年畢業生的出路發展,發現其實大多數可從事與文物保育、博物館、文化研究等相關工作;也有學生報讀博物館研究,或博物館營運及管理相關課程;更有學生繼續進修碩士課程,深造考古學當中有關文物保育、考古鑑證等更專業的領域。「以Newcastle大學的博物館研究碩士課程內容為例,除教授如何管理博物館的運作、館藏保護,更注重如何有效率地『讓藏品說話』,並透過科技和不同手法將之融入在展覽中,讓參觀者與展覽互動。」

「由此可見,完成相關學科的同學,除可任職於公、私營博物館外,從課程學到的項目管理、數碼媒體等技能,也可靈活運用於不同職位上。而隨著近年本地M+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私人博物館的風潮興起,加上歐美各地對文化保育的重視,只要同學願意『放眼世界』,會發現考古學的未來發展潛力不可估量。」

升學有途

LINKEDU領優教育

網頁:www.linkedu.hk

電話查詢:2157 3822 / 2157 3823

WhatsApp:9439 2266

Facebook / Instagram:@linkedu.hk

文:王藝超

Recruit Magazine - 英國升學:考古學成新寵兒?